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普門寺幸福與安樂講座 信眾悠遊於山水詩詞中
2025-09-27
佛光山普門寺於9月26日舉辦「幸福與安樂佛學講座」,恭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主講「古典詩詞中水的意象」,線上及現場近1800人,大家悠遊於山水詩詞中。
依空法師以儒家、道家、佛教及不同年代的詩人創作,與大眾分享有關水的詩詞。大江大海是人類文明的起源,水是生命的孕育所依。中國自古以來在儒家、道家、佛教又是如何詮釋水的哲學。生命的產生從海中生,而佛教華嚴思想的海印三昧,所謂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山如慈悲的仁者,是溫和可親近。水如智者,雖有智慧卻變幻莫測,如果親近容易溺水。
儒家對水的看法,《論語》記載,孔子觀於河川而發出:「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」,生命如水之流逝,一江春水向東流,不復返。將流逝的時間比喻為東去的流水,生命、歲月如流水般。《荀子.宥坐》以水之九德-似德、似義、似道、似勇、似法、似正、似察、似善化、似志。以人格化、具體化,將人世間的倫理道德比擬為流水,塑造了儒家的理想人格。
道家《老子》: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之所惡,故幾於道」道家以柔克剛之水為生命的哲學,滴水能穿石。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及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」譬喻人以謙虛、柔和為處世之道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《秋水》中譬喻水為生命的轉化。
依空法師再以中國詩經來描述水的意境與柔美,如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,所謂伊人在水一方」;以水阻隔喻人生理想、目標不容易達成;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因緣〈流轉〉與這首蒹葭有異曲同功之妙。《楚辭》也有關於水的詩詞如湘水之神、河伯、巫山神等。中國文學史有關山水詩的是曹操的《觀滄海》。六朝的山水詩-以求仙詩、玄言詩、隱逸詩、遊覽詩對山水詩的影響。王羲之寫的《蘭亭集序》為天下第一書帖。
法師提到,山水詩形成原因,來自江南山水的吸引,遊覽山水蔚然成風;魏晉文人避政治災禍,嚮往神仙遊覽山水,走向大自然歌詠山水。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山水詩人謝靈運,他的詩詞以敘事、寫景、抒情、說理自成一格;田園詩人以陶淵明為代表,一首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」,雖處逆境中,內心卻還能悠然自得,喻他修行境界之高。法師也相繼介紹了唐宋的山水詩人如王維、張若虛、李白、杜甫、柳宗元、蔣捷、蘇軾等藝術大師的多首絕妙詩詞歌賦,帶著大眾欣賞文學之美,僧信二眾隨著法師的講解詩意,已陶醉在意境中了。
山水詩的意境多為:寄情山水,超然物外;遣興抒懷,感慨人生;時光流逝,興衰無常;家國情懷,感念蒼生;物我兩忘,天人合一;幽深禪意靜觀內心。
講座前普門童軍團的小朋友們,也熱情表演炒熱氣氛,其樂融融。
依空法師以儒家、道家、佛教及不同年代的詩人創作,與大眾分享有關水的詩詞。大江大海是人類文明的起源,水是生命的孕育所依。中國自古以來在儒家、道家、佛教又是如何詮釋水的哲學。生命的產生從海中生,而佛教華嚴思想的海印三昧,所謂「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」,山如慈悲的仁者,是溫和可親近。水如智者,雖有智慧卻變幻莫測,如果親近容易溺水。
儒家對水的看法,《論語》記載,孔子觀於河川而發出:「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」,生命如水之流逝,一江春水向東流,不復返。將流逝的時間比喻為東去的流水,生命、歲月如流水般。《荀子.宥坐》以水之九德-似德、似義、似道、似勇、似法、似正、似察、似善化、似志。以人格化、具體化,將人世間的倫理道德比擬為流水,塑造了儒家的理想人格。
道家《老子》: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之所惡,故幾於道」道家以柔克剛之水為生命的哲學,滴水能穿石。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及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」譬喻人以謙虛、柔和為處世之道。《莊子.逍遙遊》《秋水》中譬喻水為生命的轉化。
依空法師再以中國詩經來描述水的意境與柔美,如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,所謂伊人在水一方」;以水阻隔喻人生理想、目標不容易達成;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因緣〈流轉〉與這首蒹葭有異曲同功之妙。《楚辭》也有關於水的詩詞如湘水之神、河伯、巫山神等。中國文學史有關山水詩的是曹操的《觀滄海》。六朝的山水詩-以求仙詩、玄言詩、隱逸詩、遊覽詩對山水詩的影響。王羲之寫的《蘭亭集序》為天下第一書帖。
法師提到,山水詩形成原因,來自江南山水的吸引,遊覽山水蔚然成風;魏晉文人避政治災禍,嚮往神仙遊覽山水,走向大自然歌詠山水。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山水詩人謝靈運,他的詩詞以敘事、寫景、抒情、說理自成一格;田園詩人以陶淵明為代表,一首「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山氣日夕佳,飛鳥相與還」,雖處逆境中,內心卻還能悠然自得,喻他修行境界之高。法師也相繼介紹了唐宋的山水詩人如王維、張若虛、李白、杜甫、柳宗元、蔣捷、蘇軾等藝術大師的多首絕妙詩詞歌賦,帶著大眾欣賞文學之美,僧信二眾隨著法師的講解詩意,已陶醉在意境中了。
山水詩的意境多為:寄情山水,超然物外;遣興抒懷,感慨人生;時光流逝,興衰無常;家國情懷,感念蒼生;物我兩忘,天人合一;幽深禪意靜觀內心。
講座前普門童軍團的小朋友們,也熱情表演炒熱氣氛,其樂融融。
最新消息
台北道場佛光人以衣傳愛 送愛到花蓮
2025-10-0334期菩薩義工研習營 人間菩薩服務即修行
2025-10-03人間佛教走進里約大學 禪修與太極促進心靈健康
2025-10-0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禪學與淨土.禪師與禪詩6-4
2025-10-032025第11屆人間佛教座談會 開放報名觀察員
2025-10-02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監事會議 33萬學生讀報陶冶品德
2025-10-02北區知賓中、分隊長增能培訓 提升知能服務大眾
2025-10-02佛門開放日 跨文化交流共譜心靈之旅
2025-10-02南華大學人間佛教講座 依空法師以《八大人覺經》引領生命智慧
2025-10-02大明社區大學 客語推廣佛光菜根譚研習
2025-10-02
相
關
消
息